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南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提升工业园区用工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8 02:44:30  浏览:8368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南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提升工业园区用工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江西省南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南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提升工业园区用工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洪府厅发〔2012〕115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有关部门:

  现将《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提升工业园区用工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赣府厅发〔2012〕64号)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2012年9月13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西藏自治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关于坚决反对达赖擅自宣布班禅转世灵童的不法行为的决议

西藏自治区人大


西藏自治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关于坚决反对达赖擅自宣布班禅转世灵童的不法行为的决议
西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


(1995年5月25日西藏自治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3次会议通过)


为了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维护我区社会稳定和安定团结的大好形势,现就坚决反对达赖擅自宣布班禅转世灵童的不法行为决议如下:
一、众所周知,自1792年清朝中央政府颁行“金瓶掣签”制度以来,达赖、班禅转世灵童的产生要按宗教仪轨寻访出几名候选灵童,在释迦牟尼像前“金瓶掣签”认定,最后报请中央政府正式批准。这已成为历史惯例和定制。十世班禅大师圆寂后,党中央、国务院对班禅转世问题十分
关心和重视,及时作出了关于“转世灵童的寻访、认定事宜,报国务院批准”的决定。近六年多来,由藏传佛教界人士组成的转世灵童寻访班子按照宗教仪轨和程序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正当寻访按照程序,遵循宗教仪轨和历史惯例即将进入最后确认阶段之际,达赖无视历史定
制,破坏宗教仪轨,违背全区各族人民、广大信教群众和僧尼的意愿,于1995年5月14日在印度突然擅自宣布我区一名儿童为“班禅转世灵童”。他这样做完全是非法的、无效的。全区各族人民、广大信教群众和僧尼对此表示极大的愤慨和坚决的反对。
二、达赖几十年来叛逃国外,长期对抗中央,从事分裂祖国和破坏民族团结的活动,是分裂主义集团的头子。达赖集团在一系列分裂祖国的政治活动屡遭失败之后,又利用班禅转世问题继续进行分裂活动,企图蒙骗一些不了解历史惯例、不了解宗教仪轨、不了解事实真相的人们,扰乱
班禅转世工作正常进行,妄图达到分裂祖国,阻碍西藏经济发展,在西藏引起混乱,破坏我区社会稳定和安定团结的罪恶目的,这一蓄谋已久的干扰、破坏伎俩,再次暴露了达赖分裂集团的反动本质。
三、我们坚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下,在区党委的领导下,在全区各族人民的支持下,第十世班禅大师转世灵童的寻访、认定工作,一定能够排除干扰,按照国务院的决定,遵照宗教仪轨和历史定制圆满完成。
会议号召全区广大人民要认清达赖集团的反动本质,揭露达赖的阴谋,坚决与党中央、国务院保持高度一致,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地同达赖集团干扰破坏十世班禅大师转世灵童寻访工作的不法行为作斗争,同心同德,维护中央人民政府的权威,认真贯彻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
,确保西藏的稳定和发展,促进西藏社会的全面进步。



1995年5月25日
美术作品的侵权认定

原告××接受济南市建委泉城广场建设指挥部的委托,设计浮雕作品。济南市建委组织专家对原告创作的第六稿《泉城揽胜》进行评审,刘××参加了评审活动。后来山东正方环艺工程有限公司制作的刘××设计的《泉城揽胜》,安置于泉城广场中部。原告以刘××和山东正方环艺工程有限公司所设计制作的《泉城揽胜》是对原告作品的剽窃,请求判令两被告停止侵权、赔礼道歉并赔偿经济损失20万元。法院判决被告刘××和山东正方环艺工程有限公司设计、制作《泉城揽胜》浮雕,并未侵犯原告的著作权。
都叫《泉城揽胜》,用的素材有很接近,关键问题是被告作为设计师,其参与了对原告作品的评比,非常清楚原告的创作意图和构思。非常容易让人联想被告确实是抄袭了原告的作品,那么为什么法院最后判决不侵权呢?
这得从著作权法保护的属性说起,著作权法保护作品的表现形式。本案中,浮雕作品属于美术作品,原告的权利作品和被告的被控侵权作品均是借助美术体裁来表现相同的主题,即通过刻画济南市的历史名胜和现实景点,表现泉城和历史文化名城这一主题,所以,二者所选取的刻画对象绝大部分是相同的。上述内容对于作品来讲,是素材、构思,非常重要。但著作权法并不保护这些内容,而是保护作品如何表现这些内容即作品的表现形式。
安置于泉城广场中部的《泉城揽胜》浮雕作品是命题征集方案,应征者均须在济南的历史名胜和现实景点中进行选择和创作,应征者的创作题材和内容已由建设方限定,不能离开这些内容。美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分整体和局部两个基本部分组成,双方在整体构图上没有相同、相似之处,被告画面中央是解放阁,自左向右排列的景点与原告不同,各个景点都是按照地理坐标依次排开,上下起伏穿插,有严密的地理科学依据,而非依照原告的方式排列。双方的局部造型不同,被告每个景点均画出建筑的两个立面,采用景物透视技术,增加立体视觉效果。被告的作品无论是整体还是局部,无一处与原告相同或相似。
审理期间,济南市中级法院委托科学技术部知识产权事务中心就原告的第六稿《泉城揽胜》与被告刘××的被控侵权作品即安置于泉城广场的浮雕作品底稿进行对比鉴定。科学技术部知识产权事务中心作出技术鉴定报告书:经过对原告作品和被告被控侵权作品的比较,专家们一致认为,原告的权利作品与被告的被控侵权作品在整体或局部的构图和刻画手法是不同的,两部作品是不同的,属创作风格和创作手法不同的两部作品。
济南市中级法院认为,对比原告拥有著作权的作品与被告的被控侵权作品,主要看二者的表现形式是否相同。法院采纳了这份鉴定报告书,
美术作品主要保护的是在如何构图和如何刻画被描写对象上,也就是作品表现形式上,美术作品的侵权可能体现在整体构图和刻画手法的相同上,也可能体现在局部构图和刻画手法的相同上,但和其想表达出来的思想内容无关。这与专利侵权判断的标准是不同的。


作者:王瑜(知识产权律师),电话:010-51662214
电子邮件:lawyerwy@263.net
网站:http://www.rjls.cn